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107节(1 / 2)





  段舒怡先是点头,随即又道:“怎么?你还想拉着你们大队的青年一起去报名吗?也不一定能选上。”

  “选不选上再说。”

  有机会先送出他们出去见世面,选不上顶多就是花点儿食宿路费。

  赵柯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写上双山公社赵村生产大队的地址,然后依次写下大队符合年龄的男女青年的姓名信息。

  段舒怡看着她刷刷写,微微张大嘴,“你都能记住?”

  “本来就都熟悉,前段时间我又看了大队社员的档案,做了走访,就记住了。”赵柯边写边问她,“这些信息,够帮忙报名吗?”

  段舒怡扯扯嘴角,“你倒是不客气。”

  赵柯亲热地拍拍她的肩,有理有据地说:“我这也是给段书记减轻负担,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家都受灾,要是有一个人能出去吃公粮,反过来再接济接济一家子,大队和公社就少一个担子。”

  村里符合年纪的男女青年,加在一块儿也没多少,赵柯很快就写完,撕下一页纸递给段舒怡。

  然后她又从包里拿出两块钱,塞给她,“够你打电话不?”

  “够了够了。”段舒怡折好纸,嘟囔,“只报名,不负责走关系啊。”

  “不用,能报名我就很感谢了。”

  段舒怡撇嘴,“你这妇女主任当得,可真够上心的。”

  赵柯忽然灵机一动,抬头问:“县武装部跟部队关系应该会比较近吧?我记得好多都是退伍转业回来的。”

  段舒怡点头,“是啊,怎么了?”

  粮食可以从外地运,菜不行。

  什么单位都有食堂,他们这边,一到冬天没有新鲜菜,基本就是白菜、萝卜、土豆……翻来覆去地吃。

  对这些菜的需求,应该是很大的。

  现在不能做买卖,赵柯的目的也不是做买卖,而是想办法让粮食站秋后能收他们大队种的白菜萝卜,最好能不赔甚至有盈余。

  很有必要亲自往县里跑一趟。

  赵柯又从段舒怡手里抽回纸和钱,“我自己去县里一趟,不麻烦你了。”

  段舒怡追出门,喊她,“小客车还没通,你怎么去啊?”

  “公社有个送赈灾物资的货车,我去公社问问,搭货车!”

  赵柯怕时间来不及,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赶回公社大院儿。

  货车还在,赵柯去找程干事,问他能不能让她搭货车去县里一趟。

  程干事说:“我替你问一下,应该可以。”

  赵柯坐在招待室摊开笔记本写计划,等了二十分钟,程干事才重新出现。

  “怎么样?”

  “可以。”程干事递给她两张纸,“我想你应该也需要证明和介绍信,就直接给你开出来了。”

  “需要,谢谢,太谢谢了。”

  “下午一点,别迟到了。”

  “好。”

  中午,赵柯赶回轴承厂,一是跟姐姐说要去县里的事儿,二是想请于师傅帮个忙——写个介绍信,引见她认识于师傅那位印刷厂的好友。

  而于师傅听了她的打算,又多写了一封信,“你要是去市里,可以去总厂找我丈夫方承,他是厂里的工程师,可以带你多认识几个厂子的人。”

  “于师傅,这么麻烦你,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好了。”

  赵柯这一次出来,好像一直在请人帮忙、道谢之间反复。

  于师傅不在意,拍拍她的肩,“你的选择,我很敬佩,我也希望能帮到你们大队。”

  赵棉有些不放心,“用不用我请假陪你去?”

  赵柯摇头,“不用,县里我有认识的人,我一个人可以。”

  赵棉说不动她,只能担忧地目送她离开。

  赵柯这次准备充分,提前揣了个口罩,上车后就捂住口鼻,减少柴油味儿入鼻。

  货车开出公社大院儿,在公社里面开得很慢。

  赵柯坐在副驾,老远瞧见一辆牛车和三个人的背影很熟悉,拉开货车,探出头喊:“板儿叔!傅知青!林知青!”

  三人一起回头,林海洋立即冲她挥手,“赵主任!”

  货车司机开得更慢了些,赵柯扬声问他们:“你们怎么进公社来了?”

  依旧是林海洋回答:“傅杭想打电话问问沤肥的事儿,昨天不知道你进公社,要不然就一起了。”

  赵柯若有所思,侧头问货车司机:“我多带两个人行吗?我一个女同志去县里办事,家里不太放心。”

  货车司机问她:“你得再开介绍信吧?”

  赵柯点头,“离公社大院不算远,我抓紧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