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章(2 / 2)


  “娘娘,您这是什么胎教啊?”丛兰抽着额角,盯着她家娘娘的肚子,话说……小皇子在出生前总听这样的萧声……真的不会一下生就先学会嚎丧吗?

  “音乐,高雅的音乐啊!”苏诺昂首自傲道。

  “呃,嗯……”丛兰一瞬间瞠目欲裂,心中‘啪’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忽然之间破碎了。

  她的道德,她的下限,她的节操,她的人生啊!

  没理会三观崩溃的丛兰,苏诺捧起玉盅,一边啜着热□□,一边起身从床边的矮塌上拽过一个梨木匣子。

  匣子只有两巴掌大,梨木雕百荷图的,下头掇着着一块婴儿拳头大的翠玉荷叶为锁,打开匣子,苏诺从里头拿出来几张折的整整齐齐的宣纸。

  那是这半个月来启元帝写给她的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启元帝说说他这些日子吃了什么,做了什么,隐晦的暗示一下这些天对她的思念,在热烈的表达事情很快就会解决,一定在过年之前把她接回去什么哒……

  拽过一张桃花笺,苏诺半跪在床上,就着炕桌开始‘以信寄情’,写写胎动,说说闲话,务必要把启元帝那颗充满干大事业的心,敲出一角来思念惦记她。

  “娘娘,坐着写吧!”您现在这姿势太消,魂了!丛兰不知从哪儿掏出个垫子,迅速的放在了苏诺悬空的屁,股底下。

  苏诺往后一靠,吨位巨大的‘卟嗵’一声坐在垫子上,咬着笔头想,她是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好呢,还是用‘思君念君,盼君珍重’好呢?

  京城,皇宫,御书房。

  捏着一笺印有大红胭脂唇印的信,启元帝心中一片火热,用手抚了抚信纸,他低头把那胭脂印贴在颊边,思念不可抑制的涌上心头。

  他离开清晖园的时候,孩子已经会在元儿肚子里动了,不知现在是不是还那么活泛!元儿那时有些嗜睡,一天要睡五,六个时辰,不知现在好没好些……

  如果不是他要动的是并肩王,如果不是身为并肩王女儿的皇后画风那么犀利,上山能打虎,下海能擒龙,拳头立起来能打人的话,他肯定不会把元儿一个人留在避暑山庄的。

  他有无数侍卫护着,自己又自幼习武,万一并肩王出事,袁福儿失去理智,准备拉几个垫背的时候,身前有侍卫挡着,身后自己灵活能跑,那元儿……大着个肚子不是现成的目标吗?

  很快了,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启元帝把胭脂印轻轻的按在唇上,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很快就会把元儿接回家来,他们俩的孩子一定会生在皇城,成为一个毫无瑕疵的皇子。

  “万岁爷,凌大人求见。”安适意迈着小碎步一溜儿似的小跑进来,喘息着禀告。

  “让他进来。”启元帝抚了一下信纸,小心折好放进怀中,然后正色的沉声。

  “诺。”安适意低头退出。

  没一会儿,凌霄昂首阔步的走进来,眼睛精亮精亮的。

  “万岁爷,事情安排好了。”凌霄激动的说,声音里透着兴奋和掩不住的猥琐。

  时间匆匆流逝,苏诺的肚子一天一天的变的更加巨大,在避暑山庄‘这不行,那不准’的无聊养胎的两个月里,她唯一的乐趣的就是听眉黛刷回来的京中各路小道消息了。

  据说,一个多月前,并肩王偶然出门,刚巧碰见了已逝王妃的弟弟,也就是前小舅子,两人许久未见,就相约一起去喝酒叙旧,顺便在逛逛花楼,结果,在花楼中竟遇见一位与已逝王妃相貌有八成相似的清倌人。

  据说,并肩王与已逝王妃感情颇深,不忍与前王妃相貌相似之人流落花楼,于是,就把此清倌人收入府中。

  据说,并肩王极宠爱那清倌人,因那清倌人赞慕并肩王威武,因此便带人前往城外狩场,扬言要为那清倌人狩一虎皮,做个披风,结果……老虎是遇见了,但是没打过,几个侍卫护着并肩王和清倌人逃跑,并与猛虎掐了架。

  据说,并肩王伤的挺重。

  据说,并肩王伤成那样,都没忘了让那清倌人日夜伺候在身侧。

  据说,并肩王跟那清馆人一夜三次,气的太医甩袖而走,气的继王妃掩面而泣。

  据说,并肩王带伤饮酒狂欢,与那清倌人日夜嬉戏。

  据说,并肩王……死了。

  对此,京中百姓的反应是:……‘哦,他终于把自己作死了啊!’……

  并肩王的大部分朝堂势力都已被启元帝收回了,他的死除了让官员们念几声‘辅臣难为’之外,并没引起太大的风浪。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不日就要回到京城的冯太后一行人身上。

  启元帝一系暗自戒备,以便再接再厉。太后一系磨拳擦掌,力图咸鱼翻身。

  整个京城暗流涌动。

  只有袁皇后的凤兮宫,仿佛时间凝结一样冰冷着。

  “如玉,你放开我。”袁福儿冷着一张俊颜,双眼如刀般的利,她紧紧的握着拳,手背上凸出条条青筋,粗大的指节和厚厚的茧子毫无疑问的显示着,这一双手,足以生裂虎熊。

  “我不能放,你想要干什么?你要去干什么?”良如玉死死的抱着袁福儿的腰,会尽全身的力气将她拖在原地,眼泪奔涌而出,她满面恐惧的,尖声的喊着:“我知道王爷死的奇巧,我也知道你想去问万岁爷……”

  “可是,可是,你是中宫皇后,你已经嫁进了贺氏,你是贺家人,袁家的事跟你没关系了……王爷死的那么狼狈,你没到乾清宫前去脱簪请罪,就已经有御史弹骇你无母仪天下之风了……我知道王爷死了,你心里难受,可是你还有继母,还有弟弟,还有侄子侄女,你稳稳当当的做这个皇后,他们就也能靠着你平平安安的活着,慢慢缓过劲儿来,重振袁家家风,可你要是失去理智,干出什么塌天的事来……”

  良如玉紧紧的咬着唇,双手攥着袁福儿的腰,一步一步的转到她身前,死死的盯着她,一字一顿的说:“你别忘了,黄贵妃的骨灰还在宫人斜里,没凉透呢,黄家百多人的血,也没干呢!”

  ☆、94|7.8.900

  并肩王虽久有风流之名,但子女缘却颇浅,平生只得了一子一女,均为原配嫡出。

  其女自然便是当今皇后袁氏福儿,其子则是现今的并肩王世子,袁枚,今年已二十有四,娶妻林氏,已育有两子一女。

  不同与袁福儿豪爽直率,颇类其父的风格,身为男儿的袁世子反到更像是他的生母,先王妃顾氏。

  先王妃顾氏是淮南世族顾家的嫡女,与并肩王是指腹为婚,算是青梅竹马。顾氏是早产儿,身体一直不是特别好,因此便养成了副温顺而懦诺的脾气,说白了,就是有点弱。

  彼时,先帝还在世,并肩王只是那个兢兢惊惊的‘质’在京城的异姓袁王,顾氏那个面团儿似的,无论人家说什么难听话都不生气的性子,到真合适了那个尴尬的袁王妃的位置,她又是淮南大族顾氏的女儿,京中诸贵妇就算只看她娘家,也要多给两分面子。磕磕绊绊,周周旋旋的,顾氏到也撑起了,那些年在先帝威势下越发难堪的袁王府。

  顾氏的长子袁枚就是在王府最艰难的时候出生的,那时,先帝正值壮年,龙威昌盛,天下又太平安定,久无战事。因此,先帝看京中几个异姓王就极不顺眼了,多次暗示异姓王爵不合国策,几个有名儿的刀嘴御史也频频上折子参奏异姓王们嚣张跋扈,勋爵纨绔无用。那几年,京城中,包括袁王在内几个异姓王都如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