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章 高傲之人(1 / 2)


乔云对高适这人的印象,起点就高。一是从小有美女老师卖力讲解的深刻印象,二是来大唐之后,未见其人就听李白大加夸赞。这回见到真人,果然英俊潇洒。颜值高的人瞩目率就高,乔云可能就多看了他几眼,和情感无关,只和审美有关。

可能,高适就误会了、想多了。可是乔云并不知道。

吃过午饭,因为乔云说过要去看看伊水,孟浩然就说:“如果达夫贤弟没有急事要办,不如相约一起去看看龙门石窟?”高适没拒绝,大概是他也想去看,也许是想和孟浩然再多待儿一会儿,总之不是因为乔云。

“乔云妹妹,你说要来这里,为什么只想看这伊水,而不说来看石窟呢?”孟浩然问乔云。

“不是啊,我想来看伊水,也想看石窟。”乔云辩解着。她生怕被人看穿了她怀念故人的心思,也怕别人知道她没文化,都不了解龙门石窟前的这条河就是伊水。

“这伊水河畔的确很美,尤其是女子钟情之地,或许当年武皇后选在这里建看经寺,也是和这条伊水有关吧?”孟浩然饶有兴致地说。

乔云连忙收回思绪,也把目光从河边移到石窟这边来。“孟大哥,您对这石窟颇有研究呢?”她是出于礼貌,随口恭维了一句。

这话孟浩然没觉得有什么不中听,谁知那高适却接了话:“乔姑娘看来是不读书吧?浩然兄的确知识渊博,但这石窟,怕是很少有人不了解的。”

乔云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自己的确没文化,对这龙门石窟的确不了解,只记得曾经来旅游时听导游说过,有一座最大的像是武则天的。别的她就都没记住,只是走马观花照了些照片。

现在,高适这样说她,她的确无言以对。

“乔姑娘,这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直到我大唐,连续大规模营造达数百年之久。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

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所以,龙门石窟的名字就这么叫起来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是特窟之一的看经寺,是武则天皇后时期开始开凿的,现在仍在继续建着,是一座皇家洞窟。它与常见的穹顶石窟不同,看经寺内龛顶部呈方形平顶,这种平顶的开凿、雕刻难度都更大。”

高适侃侃而谈着,听得乔云的确很是惭愧。她还不知道,龙门石窟并不是唐代才建的,从北魏就开始了。可是,她上次和邓禹来伊水边,也没看到石窟类的建筑啊?

“好了,乔云妹妹,大哥再陪你看看那伊水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美丽的伊人,此刻就站在这伊水河畔呢。哈哈。”孟浩然讨好地说道,他听出了高适刚才对乔云说话有些不友好的意思,就来帮着圆场。

乔云却没感觉到。自从到这大唐,甚至从她一到古代,从剑坛开始,所有的人都对她高看一眼,从来没有人小看过她的能力和气度,她自己的也都做到那儿了。她没想到,这刚刚见面的高适,却把她当成了京城里游手好闲的“富家女”。

她还不以为然地跟着孟浩然在伊水边上漫步呢,心里回想着曾经和邓禹在这里,他为她吟诵这首诗,她又为他唱那好听的歌,还有她们浪漫的眼神互动……

孟浩然是了解高适的性情的。这人往好了说是不好色,要是换个说法,就是不“绅士”。

他的诗中就有鄙夷京城美人们沉溺歌舞,而感慨出征将士浴血沙场的,感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在他此刻看来,乔云就是太优越了,整天就知道歌舞升平、酒色财气,根本体会不到他们军人的艰辛。她的优越享乐都是建立在他们的出力流汗甚至流血牺牲之上的。

孟浩然也不了解乔云的底细。但是他在王维那里听说过,她曾经手持胡剑对阵安禄山,替朋友出头解决困境,还勇敢机智地摆脱史思明的纠缠。他就对这个女子刮目相看,知道她和一般的“皇亲”是不一样的。

但是高适不知道。他只看到乔云穿着锦缎的衣服,头戴纯金镶嵌宝石的发钗,跟着孟浩然游山玩水,白吃白喝。他当然也注意到了那金钗是宝剑的形状,他却以为那是她在哗众取宠,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在钓他这样的军人翘楚做金龟婿呢。总之,高适对乔云的第一印象,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的。

离开伊水河畔,孟浩然就带乔云去拜访吴道子。

吴道子不在府上,说是去帮裴旻将军画画去了。

“不知画圣是去哪里作画了?”孟浩然问吴家的人。回答说,是去天宫寺作壁画替裴将军的母亲超度亡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