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暴躁夫郎带回家(女尊)第46节(2 / 2)


  陶青本来邀请的人不多,来的人却不少,因为前不久皇帝给她娘正名了。

  当初陶母是有罪的,死得不明不白,皇帝尽管知晓,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陶母只是个平民大夫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是陶青救治太女有功,皇帝除了答应让她安宁过日子,觉得还应该夸夸她母亲,便悄悄送了一块牌匾来,并在朝堂上,借着这件事,要求寻找更多默默无名却有能力的人,不能让这些人才埋没呀!

  你看看那个陶大夫,当初就有资格进出贵胄府邸,就这样被我不懂事的亲戚弄死了,现在她的后人居然还继承了其衣钵,能够救治太女,说明了什么?人家的医术就是好。像这样被埋没的人才还有多少呢?

  不去找人才,难道要让草包占据位置?

  当初没能治好太女的某些御医听到了消息,尤其听到皇帝的那个“草包”二字,无语至极……

  皇帝是没有指名道姓的,只是说“某某陶姓大夫”,举了个例子。但这件事过去也没多少年,朝堂之上,还是有人记得陶青的母亲,谁家没个头疼脑热,能被请入府中的平民大夫必然也是有名的。

  这不,就有一些请过陶母的人家想起了她,皇帝又给她正名,不管真心假意,反正某些人打听到陶青的家,上门送礼了。

  地位高的不可能亲自来,叫了个丫鬟小厮,送了份厚礼,陶青不肯收,就放在门前走了,还有人留下,要吃满月酒的。

  总之,弄得街坊邻居都知晓,这位大夫似乎并不是普通人。

  说好的让我们安宁过日子呢?

  陶青郁闷了。

  她觉得皇帝不安好心。

  实际上,皇帝哪有想那么多。

  有人扒出了陶青的背景:“那个张毓,是不是娶了当初那个陶大夫的夫郎啊?”

  打听得更细的,又知道了,这张家好像对那个大夫的儿女不怎么样,连送礼,对方都不要呢。

  皇城说大也不大,一点儿八卦消息,很快就能传到附近人耳朵里。

  张毓在外办差事,总觉得同僚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得知真相后,差点没怄出一口血,虽然很喜欢夫郎,也对其有些迁怒——看看你跟前妻生的孩子,一点儿都不懂事。你还天天叫人往那儿跑,受气不说,白惹一身骚。

  现在后悔,想弥补关系,想看外孙啦?看你女儿儿子搭理你么,我早说那是白眼狼,以后不许跟陶青陶容接触,安心教养咱们的孩子才是。

  陶青的父亲,如今被叫做张家夫郎的这位,真真是心里发苦,但无济于事,只一个劲哭。而张毓这回也没去哄夫郎,她急着挽回名声去了。

  只剩陶青同父异母的妹妹张锦,尴尬无比。

  陶容得知消息,表情平淡,继母名声出问题,与自己无关,外面传的本就是真的么。只是想到父亲,还是有点难受。

  他比陶青大,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也要久些,这下,后者在家必定又哭哭啼啼了。

  说来说去,一昧依靠女人是不行的,妻主死了立刻嫁给别人,孩子也养不好,如今这样,怪谁呢。

  陶容起身,要去翻账本了,今年家里又挣钱咯~

  此时又快入夏了,陶青他们不想应付那些奇奇怪怪的人,干脆跟着陶容一家去避暑,等外面消停了再说。本来陶青家里又没人有什么功名,小百姓罢了,随着时间过去,这热度也就没了。

  倒是那个和陶青聊天投机的年轻太医,跟陶青做了朋友,时不时过来看看孩子,并且被陶家温馨感染,半年后,就结识了一个不错的小郎君,两人成亲了。

  钱瑶一家在城东混得也不错,至少比在柳巷好,对方在陶青家里吃饭时,聊到柳巷:“过年时我回去了一趟,听说金四儿纳了个小的。她不是跟老家的亲戚成亲了么,她夫郎天天在家里闹,啧啧,你说咱们老百姓,娶一个不就够了,整两个到家里干啥?到现在,她家都没生个后代,光是鸡飞狗跳的。”

  钱家夫郎笑眯眯:“你要是喜欢,也整一个?”

  钱瑶赶紧摇头:“不不不,我夫郎挺好,活泼可人大方懂事,一个就够了,你说是不是,陶大夫?”

  还想拉陶青下水。

  陶青点头:“嗯,我夫郎温柔贤惠知书达理,何必再要旁人?”

  钱瑶今日可能喝多了,有点没忍住:“我很早就想提了,陶大夫你是不是眼神不太好,你家夫郎哪里温柔贤惠知书达理?”

  “那你家夫郎哪里……”话刚起了个头儿,陶青觉得不对,赶紧止住。

  回头一看,自家夫郎抱着儿子,跟钱家夫郎一起,勾着嘴角,看她跟钱瑶。

  钱家夫郎皮笑肉不笑:“陶大夫接着说?”

  周福临冷笑:“钱小姐,怕是喝多了罢。”

  陶青看了看有点迷糊的钱瑶,再看看那两位:“你们听我说……”

  天上一轮月亮弯弯,等到八月,就会变得圆滚滚,仿佛被裹在襁褓中,名叫陶明泽的婴儿的小胖脸。

  他似乎听到父母的声音,弯着眼睛在笑。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啦~不定时更新番外~

  啊,想不出番外了,就这样吧,福临后面还生了个女儿。

  下本写《夜鲛人》哦,男主是条美人鱼~

  另外安利我的其他文……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