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当我渣了年代文男主后第21节(2 / 2)


  刚分完,大队长走过来问:“分好了吗?”看来他也是知道情况的。

  王知青点头,将分组情况如实汇报。

  大队长于是道:“既然分好了,那就赶紧上工吧,今天的任务量不重,你们新来的知青努力适应适应,老知青记得照顾一下。”

  知青们闻言纷纷应声。

  这时候,院里的人基本都走光了,就剩下他们知青还在这里墨迹,怪不得大队长过来提醒。

  王知青见此立马招呼知青们跟上,大队长和大队会计缀在他们后面,到时会在地头监督着所有人,免得大家偷懒磨洋工。

  青山大队的地距离队里不远,出了村就是连绵成片的农田,被树木分成一个个四方格子,人走在树下时微风习习很凉快,但是一到地里的太阳底下,那热汗蒸腾的滋味,跟蒸桑拿没区别。

  新知青刚来受不了这种反差,几乎每个人脸上都变得通红,感觉呼吸困难,热的很,也憋的慌。

  王知青领着他们去负责的地块,路上念念叨叨:“所以才让你们裹严实点,晒是一方面,关键是一来就这样很容易脱水,任务完不成人就晒晕了。”

  新知青一个个老实听着,没人敢有什么意见,也没人敢撂挑子不干。

  因为大家都这样,谁也不比谁高贵,有意见也得憋着,不干就没饭吃,到时饿肚子也是自己难受。

  王知青和其他老知青都满意点头,还好这次来的都是老实能听进去话的,没人作妖闹腾,他们带起来也省事儿,对彼此都好。

  说话的功夫,知青们已来到他们负责的地头,王知青按照分组将劳动任务一组一组地划分下去。

  老知青都有经验,分了后拿起锄头铁锨就开干,上手很熟练。

  但新知青就不行了,学着他们的动作比划几下,看得王知青直摇头。

  其实就是锄草和翻地而已,干熟的人觉得很简单,一点都不难,可是对于没干过什么农活的新知青而言,光是怎样使唤两样农具都难于上青天。

  王知青手把手来教,“你左手握这里,右手握那里,两腿岔开,然后抬起锄头往地上使劲儿。”

  “哦哦,好的。”孙彩霞应声听令,摆好姿势那么一使劲儿,砰地一下。

  好家伙,锄头叫她使出了铁锨的架势,瞄准的草没除掉,倒是土坷垃被她掀起一块,人还累的直喘气儿。

  知青们看得捂脸,王知青一言难尽:“让你使劲划拉,不是使劲奔地啊同志!”

  孙彩霞脸上一红,两旁的老乡都忍不住笑开,居然干着活对唱起来。

  一边喊:“银环呐。”

  另一边应:“哎!”

  一边唱:“你记住将那前腿弓,再将那后腿蹬,把脚步放稳劲儿使匀知道不?”

  另一边接:“使匀嘞,哎呀,那个草死苗好土发松,得儿哟得儿哟土发松~”

  乐瑶:“…………”

  别唱了,别唱了,唱得他们一堆知青脸上臊的慌。

  第22章 面朝黄土背朝天

  新知青一个个都臊红了脸, 默默在老乡变相的指导中努力进步。

  前腿弓,后腿蹬,脚步放稳, 劲儿使匀, 心不要慌,手不要猛……

  乐瑶默念一遍诀窍,再看看老乡们熟练的动作,脑子告诉她会了,但手说不行!

  几经折磨, 她最终放弃挣扎,凭感觉随便划拉。

  划拉着划拉着,说不定就规范了呢。

  于是乐瑶十分心大地开始放飞自个儿的手脚。

  王知青刚指导完孙彩霞, 回头看见乐瑶胡乱造作的举动,额角控制不住地冒出十字小花。

  “乐同志, 你在干嘛?”

  乐瑶回答的理直气壮:“锄草呀!”

  王知青黑线:“你那是在锄草吗?我看是在划船。”

  乐瑶:“反正效果达到就行,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王知青:“……”

  实际上,锄草确实没什么规定的标准动作,王知青和老乡们教的也只是大家总结出来惯用的那一套, 相比起其他,它比较省时省力罢了。

  乐瑶坚持按照自己的来, 王知青也不能说她错, 只是摇摇头叮嘱道:“那你可要坚持住, 不行就赶紧和孙同志学习,她已经做的像模像样了。”

  乐瑶嗯嗯点头,手下动作不停,锄头逮着杂草使劲怼,不信锄不掉它!

  王知青还有自己的劳作任务要完成, 不可能一直在一旁指导她们,见两人都上手后就转身去干他那份了。

  乐瑶满头吭哧吭哧半天,擦汗的时候回头一看,特喵的居然还不到任务的五分之一。

  老知青这个时候已经跑前头去了,就剩下新知青组合落后一大截,显得他们效率特别低。

  孙彩霞这时也发现了情况,脸色惶惶:“差好多,怎么办?”

  乐瑶伸着脖子前后看看,摆手说:“没事,怕什么,咱们还不是最垫底的。”说完示意她看身后。

  跟在她们身后的两位新来的男知青,负责用铁锨刨地,再打碎土坷垃,掩埋麦秸根积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