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走科举路第40节(2 / 2)


  像我这般剑走偏锋其实不算很好的,要么就搏一搏得个前几名,甚至连一甲都可以妄想一下,要么名次就会被掉到三十名开外,成为一个尴尬的‘同进士’,丧失掉之前贡士第十名的大好基础,很险啊!”

  李思齐感叹道:“姐夫,你的想法变化很大啊。之前你教我的时候一直都在说科举应试的文章还是要求稳为主,不要太剑走偏锋,宁愿磨平一些棱角,得到大多数考官的喜爱,争取能考中,不争取考得名次有多好。但是这一次却是你自己选择了在殿试之中剑走偏锋,我是真真没有想到的。”

  季兴邦笑着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举得大堂兄这般写文章挺对的。在会试之前,虽然主考官有不同的喜好,但是参与批卷的考官众多,写文章当然是更加求稳的。但是殿试不同,考官已经定了,就是皇上一人而已。

  我从皇上这些年的做法以及他和皇后娘娘二人还要选拔女官这件事情上看得出来今上还是一个有心改革的明主,大堂兄这番文章肯定说道了他的心坎里去,我看大堂兄今科殿试的成绩不但不会比会试的时候差,说不得还要前进好几名,名列一甲呢!”

  季兴杰听闻小堂弟如此说心中很开心,一来是因为小堂弟这个新出炉的“解元”对自己文章的认可,二来则是因为小堂弟在易经上那几分神鬼莫测的天分,让他觉得小堂弟说得就是天命所归,他真的有可能成为一甲进士跨马游街。

  作为读书人,有哪一个没有幻想过考中状元或者榜眼、探花跨马游街,受众人敬仰,在琼林宴上大放光彩呢?

  转眼间便会到了李家,此时的季兴杰已经因为季兴邦的一番话一扫之前的不确定和忐忑,变得自信而开心了。李思微等人看见他这个样子也觉得他考得挺好,此番殿试定然稳了,也很开心。

  季兴邦猜得不错的,虽然主考官们想法不一样,但是因为季兴杰这篇策论写得很好,他们也不敢藏着掖着,还是将他定在了第十名,最后拿着他的文章和另外十人的一起给皇上看,定下最终的名次。

  皇上很看重季兴杰的文章,同时又有着对他本人的欣赏和一些愧疚,因为补偿心理,便说道:“这位季兴杰贡士所写的文章非常好,放在第十名有些屈才了,朕想要将他的名次往前面提一提,不知众爱卿是何意啊?”

  皇上这句话问出来之后,大家都知道了皇上的心思,于是便有那机灵的考官跳出来说道:“季贡士仪表堂堂,文采也很好,定个探花郎正是合适。况且之后还有那跨马游街,也好让百姓们看看我大景朝年轻英俊的探花郎,而不是那等垂垂老矣的探花郎。”

  其他人纷纷点了头,主考官文春生叹了口气,觉得季兴杰的才华确实只能排在第十名,比之前的那些浸淫四书五经几十载的人还是差了些底蕴,但是探花郎又确实是个需要考虑形象的名次,生怕自己若是不同意这个季兴杰做探花郎,惹怒了皇上,皇上最后下不来台硬要推着季兴杰做状元,那就更让其他人意难平了。

  于是文春生也在当场向皇上表明了态度,同意让季兴杰做探花郎。

  皇上思考了一番,觉得将季兴杰从第十名这个名词之上将其推到第三名探花郎已经很不错了,对得起他对季兴杰的赏识,也对得起他对季兴杰的愧疚了。于是他笑着点了点头,用朱笔点了状元、榜眼、探花,其他几人依次往下排。

  殿试的名次宣布的那一天,季兴杰等一众贡士还是早早就等候在皇宫门前等着召见,众人身上还是穿着之前那种统一的贡士服装。

  不多时,皇上和百官到了金銮殿外,由太监高声唱名了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考中的三人依次来到皇上面前跪听旨意,再由太监们给换上了新制的状元、榜眼、探花服饰。

  之后太监念了第四名传胪的名字,稍后的名次便都由第四名传胪大声念出来,定下来今年殿试的一甲三人,二甲三十人,三甲三十余人。

  之后,皇上勉励了一番大家,一甲的三人便由太监引领着到京城宫门前骑马,从宫门开始一直骑马经过正街走到钟鼓楼那边,各自在御花园之中选择一朵花簪花,之后再在那里参加琼林宴。

  其他人便都跟着太监、御前侍卫们坐车前往琼林宴的地点,没有跨马游街的福气了。

  为了更方便地看到状元郎、榜眼、探花郎跨马游街,今日正街两边的铺子全都被人出了高额的价钱租下,不少女子准备了好些花,准备给他们掷呢!

  李家、季家以及曾家众人也一同出钱租了一个雅间准备着,不多时看见三人过来之后,眼尖的小厮叫到:“快看!快看,季老爷穿着探花郎的服饰呢,他考中了探花郎啦!”

  第88章 惊人消息

  李思微定睛一看, 发现自己的丈夫果然穿着探花郎的服饰骑在马上,看起来俊美不凡。

  一向很淡定沉稳的她也忍不住尖叫了一声出来,不止是开心、兴奋, 还有那种将愁情烦绪一扫而空的放松。

  都说“夫荣妻贵, 母凭子贵”, 李思微自然知道她这一辈子就维系在季兴杰身上, 维系在他们二人的孩子季绍楠身上。

  当初在菩提寺里面求了那支签之后,她就一直担忧自己像“李靖归山”一般“难两全”。好不容易得了儿子,夫君却又遭遇劫难,差点被人“榜下捉婿”了去。

  自己的弟弟李思齐和小堂弟季兴邦好不容易去敲了登闻鼓, 抢回了自己的夫君,可是李思微却在心中一直压着一块大石头,生怕自己抢回季兴杰的举动会影响季兴杰的运势,影响他考中科举,影响他的仕途。

  即便殿试出来之后季兴杰一直表现得很自信, 很开心, 但是李思微心中的焦虑和担忧却一直不得排解。

  现在亲眼见到自家丈夫季兴杰考中了一甲探花郎,甚至比他在会试时候第十名的成绩还要好, 李思微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 开心得甚至不顾身份的尖叫了一声。

  幸好正街两边的闺秀们在今日里都可以放肆一把, 她这个尖叫声夹杂在一众闺秀们的尖叫声、喧闹声中倒也不算特别扎眼。

  李思微他们这个包间自然也准备了好些花朵, 此时趁着季兴杰路过自然赶紧向他打招呼,还拼命往他哪儿扔花。

  季兴杰也看见了窗边的李思微,笑着赶紧和他招手,接住了她扔出来的一朵花, 大喊道:“娘子!娘子!我考中了!考中了!”

  这样一来感觉所有的视线都投到了李思微的身上。站在窗边的李思微顿时脸色一红, 不习惯这多人的注视, 但是她心中是骄傲的——这么厉害这么好的男人是她的夫君!

  好些人都纷纷好奇地追问这个给探花郎掷鲜花的女子是谁?这个探花郎姓甚名谁,是哪里人士,可曾婚配?

  怎么这个探花郎之前一路都冷着个脸,一点儿不给路两边闺秀一个好脸色的,忽然对这个女子这么热情洋溢。他口中喊的是“娘子”么?风太大了听不清啊!

  因为季兴杰会试的名次第十名还是很靠前的,再加上他与张家那一处“榜下捉婿”的大戏也被京城的很多人家所熟知了,所以知道他情况的人不少,听见别人问起便会赶紧得意洋洋地将这些八卦如此这般地说上一番。

  这样一来,季兴杰这个有着传奇色彩、传奇经历的探花郎更加的出名的,好些看不清他长相的闺秀们已经在心中将他想象成了一个“貌比潘安、宋玉”的俊美少年郎的形象了,要不然张家怎么会那么不要脸地去“榜下捉婿”呢?

  况且薄情负义的读书人已经那么那么多了,多到俗话都是些“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戏文里唱的都是陈世美中了状元之后要杀发妻秦香莲,自己去做驸马,忽然出来这么一个坚定要和自己发妻李氏在一起的季探花,百姓心中都是很欢喜的。

  这个故事里面的季李氏也被大家想象得貌美如花,而反派张家更是被牢牢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幸而几个月前张语棠就已经离京去嫁人了,也幸好张家父子三人都已经离京赴任去了,若是留到今时今日,还不知道会成为多少人口中的话柄,被多少人嘲笑道没有脸呢!

  伴随着“季探花被榜下捉婿”这个传奇经历的广泛流传,张家日后的日子肯定更难过。

  在御花园之中,皇上准许三位一甲进士各自折一朵自己喜欢花,由他为三人簪花。

  状元公刘世贵挑选了一朵唤作“魏紫”的牡丹花,是想要选一个好兆头,不是说“满朝朱紫贵”么?他希望自己可以官运亨通、扶摇直上,日后着朱紫的朝服,成为一、二品的朝廷大员。

  这个刘世贵年四十,长得一张国字脸,看着很老实,说实话与这么一朵艳丽的牡丹十分的不搭调。可是这个时候没有人笑话他的选择,也没有人觉得他这个装束不好看或者帽子上的牡丹花太大太艳丽了之类的,只是对他投过去非常羡慕的目光。

  榜眼赵文成三十余岁,有些虚胖,是个白胖子。虽然今日御花园之中有很多品种的牡丹花,但是既然状元公挑选了牡丹,他便也不再去抢风头,而是挑选了一支迎春花。

  现在正是早春三月,正是黄色的迎春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看起来特别鲜活、喜庆。而且他觉得迎春花的名字意头也挺好的,说明他十年寒窗无人问的漫漫时光已经过完了,日后他将迎来自己生命中的春天,希望一切都能走上正轨。

  而季兴杰则没有选择在御花园里面折一枝花,而是拿出了他之前接到的李思微扔下来的一支白色的玉兰花。

  一来白玉兰代表着冰清玉洁,与他追求高洁的品性十分的搭调,是一个好选择。二来这支花是李思微送给他的,对他而言意义不凡,比起御花园里面那些普通的花来寓意自然更好。

  皇上也没有多问,笑着帮他们簪花。之后让太监念出了旨意,册封状元公刘世贵为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榜眼赵文成和探花季兴杰均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三人今日琼林宴过后便可去翰林院报道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