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走科举路第18节(2 / 2)


  可想而知其他人对于“保守秘密”这件事所做的承诺有多么虚无, 这件事又被传得沸沸扬扬被多少人知道了。

  时晗雪这个与季兴邦生活圈子离得很远的人有些不太相信这个“故事”, 因此也只是以为是奇闻稍微了解了一下, 并未放在自己心上,也并未向其他人传递这个八卦。可并不是所有知情人都与她一般,这个消息还是慢慢传出去了。

  因此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好多人都会神神秘秘地找到曾氏父子、季兴邦、季兴杰等人印证传闻中“故事”是否属实, 季兴邦是否真的会算卦。

  幸好这几个当事人在别人来问的时候都是很沉得住气的, 一点儿都没有露怯, 反而哈哈大笑问怎会有如此荒谬的流言传出,季兴邦不过十几岁的黄口小儿,连秀才都还没有中呢,连《周易》这本经书都还没有开始学呢,哪儿就能算得这么准了!

  其实大家本就不能接受季兴邦是“神算”这般离奇的事情,听说了这个故事之后自己首先就持怀疑态度。而曾氏父子、季兴邦等“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又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判断,于是不少亲自问过他们的人再听到流言的时候反而帮他们辟谣了。

  “嗨,这都是瞎传的!我可是认识那得月楼的东家曾老爷,我亲自问过他,他说是没影的事儿!”

  “这是假的,是流言!你别不相信,我可是在县学念书的,那季兴邦就是我同窗,他今年才刚刚十三岁,十四岁都还没有满呢,也未考中秀才功名,还未开始学《周易》这本经书呢,哪儿就能算命了?没你说得这么神!”

  “季兴邦确实是季兴杰举人的小堂弟,可是人家季举人是神童,又不代表他堂弟也是!季兴邦现下连秀才还没考中呢,我也问过季举人,他都否认这件事了,一定是谣传!”

  “嗨,都编得没边儿了!若是传言季举人帮人算命还能信那么一点点,可是他那十几岁的小堂弟会有那样的本事?我可不信!怕是那个最贱的人编流言,没记住季举人的大名,换错成他堂弟季兴邦了。啧啧,听着都假!”

  于是,这几个月间,季兴邦便看着流言渐渐传播扩散开去,自己暗暗着急。然后不断在学校之中遇到前来求证的人,自己都打哈哈敷衍过去,到了后来就有很多人自发帮自己“辟谣”,让这件事飞快地过去了,没有引起更大的混乱。

  季兴邦终于能松了口气了,更让他开心的是曾阳夏的父亲因为信了他的推断,此番秋末去外地拉货就没有亲自参与,他准备半年时间都不离开魏县以避祸。同时他还告诫自家的商队一定要避开水路,尽量走陆路。

  季兴邦喜滋滋地想到:既然今秋曾伯父并未出门,那么他必然就不会遇到上辈子那件祸事了,曾兄也能好好地继续他的科举大业,说不得日后还能有一番作为呢。

  而曾伯父也是一个爱护活计的实诚人,他自己不走水路也没有让手下的伙计走水路,也是暗合了季兴邦的怜悯之心。否则船难之后便是他能侥幸活下来,其余伙计却是又无辜枉死,也是不美的。

  就这样一晃眼之间,便来到了冬月(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也是季兴邦的十四岁生日,他从现在起满十四了,又大了一岁,是大人了。

  在他生日这一天,他的爹娘特意拜托乡亲给他捎来了一套新衣服、新鞋袜,算作给他庆生。而李思微和季挑花二人也张罗着给他做一桌饭菜庆生。

  本来李思微自己作为大堂嫂是要挑这个头的,但是因为她预产期临近,季兴邦怕她太过操劳影响腹中的胎儿,便怎么也不同意让她操办宴席,反而提出他自己花钱请大家到馆子里面去吃一顿。

  至于吃酒席的地点也不敢再放在得月楼了。自从有了上次的事情,季兴邦上得月楼请客曾家父子是如论如何也不肯收钱的,他自然也好意思再去,只得想着定一下新开业的如家酒楼的饭食,稍微请亲朋好友热闹一下便罢。

  只是他这个提议却遭到了季家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反对——兴邦过个生日哪儿还能让他自个儿掏钱?

  于是季桃花便跳出来揽了这个事儿,说由她来置办酒席。到时候她当天就不做生意了,和刘倩儿一同到市场去买些鸡鸭鱼肉和小菜,回家之后好好地做酒席,然后请了季兴邦夫妇、李老爷夫妇,还有季兴邦的几个处得好的同窗过来大家一同吃饭喝酒,给季兴邦庆生。

  正好那日也不是休沐日,晚上学生们吃过饭之后还要回县学里面去睡觉的,而她家离县学挺近的,即便吃饭到晚间学生们也抬抬脚就到了,一点儿也不耽误事儿,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

  于是大家稍微思考过后就都同意了这个方案,当然李思微自然会派了会煮饭的仆妇带着好些上好的食材去季桃花家帮衬着,虽然置办宴席的地点是在季桃花家,但绝不会只让季桃花一个人独立承担的。

  季兴邦心中一动,他和季桃花商议道:“桃花姐,我想着我的同窗处得好的也就时穆宁、曾阳夏和闵宏达三人,不若我这次生日下帖请了他们家的长辈还有同辈一同过来行吗?他们都是人口简单的人家,应该也多不了几个人!”

  关键是若能请得到这三人的妹妹来赴宴,他就可以趁机看一眼时晗雪了啊!

  季桃花不太懂这些人情往来的事情,于是也不敢不懂装懂,赶紧抬脚上门问了李思微。

  李思微思虑了一下对季桃花说道:“桃花,曾阳夏的父母、闵宏达的父母和兄妹请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时穆宁家父母俱未在魏县,是姨娘当家,一般也不出来与其他人家交际,我们也不方便下帖子给人家姨娘,这不是打正室夫人的脸吗?

  可若是单单请人家小姐来赴宴的话也说不过去,因为我们家兴邦没有姐妹,我和桃花你也没有女儿,不好下帖子。

  若是这一次只邀请曾阳夏、闵宏达的家人,可以略过了时穆宁的家人,恐怕更是不美,更是给他们几个同窗平添矛盾,还不如谁家的亲人都暂且不请。

  不若你和兴邦说一说,让他打消了这个主意,今次生日里便办得简陋些,若是想要请吃酒,想四户人家处成通家之好,便等到快过年时时穆宁父亲、嫡母回家之后再请。”

  季桃花闻言赶紧应了,有些后怕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对李思微说道:“幸而嫂子很懂这些人情往来该如何处理,若是只我一人凭着傻大胆就去做这些事怕是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我这就去告诉兴邦这些事情,他一个男娃肯定想得不够周全,必然不会对你的说法有异议的。待我好好准备你们喜欢吃的菜,到时候热热闹闹给兴邦庆个生!”

  季兴邦闻言还能说什么呢?只能遗憾自己与时晗雪再次错过了。

  到了他十四岁生日那一天,他穿上了爹娘捎来的一整套新衣,与他的堂兄堂姐家人、三个最好的同窗一同吃吃喝喝过得非常开心。

  因为日子特殊,季兴杰也没有硬是板着脸拘着他们不让他们几个孩子喝酒,还是让他们稍微喝了一些度数不算太高的就助助兴,让他们几个小年轻都乐疯了。

  季兴邦一边吃着桃花姐精心制作出来的菜肴,一边与自己大堂兄、堂姐夫、同窗一起畅饮,真觉得活得太值了!

  当然了,若是此番席间能再加上时晗雪便是十全十美了,人生若是能十全十美自然是极好的,但若不能,像现在这般大部分事情都合自己的心意也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快了,再撑几个月便会到了上辈子自己与时晗雪定亲的时候了,到定亲以后自己虽还不能时时与她见面,确是也能名正言顺的送她东西了。

  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绍楠出生

  冬月过了之后便是腊月了, 季兴邦对腊月有很深的感情,除了要过腊八节、要喝腊八粥,以及准备过年之外, 最重要的是因为时晗雪的生日是腊月十七, 每年他和时晗雪都要好好地庆祝一番生日的。

  前世里几十年的深刻印象下来, 季兴邦却是无论如何都忘不了腊月十七这个日子的。虽然现在的他和时晗雪还不认识, 但是也不妨碍他开始准备礼物。

  现在的他还是一个穷学生,除了认真抄书之外并无其他的收入。他的大堂兄季兴杰不准他为了银子接太多的抄书活计,也不准他抄一些对他的功课没有意义的书,怕他分心去赚银子影响了学业。但是也没有办法总拦着, 一般都只让他抄与学业有关的比较精深的书籍,或者是好的诗集之类的。

  大堂兄大堂嫂、桃花姐和姐夫时不时都往他这儿塞银子,想要贴补他的生活。可是季兴邦已经是半大小子了,也不好意思收他们的银子,因此每次都会拒绝。

  如此一来, 大堂兄一家只得早早到书院帮他交了束脩钱和食宿的银子, 还时不时送给他一些笔墨纸砚使用。为了怕他不收,每次都是买瓦肆那家书铺的东西, 好用却不值几个钱, 便是季兴邦自己去买也是买这样的笔墨纸砚, 让他开不了口拒绝。

  而桃花姐则是时不时让他来吃些吃食, 给他做些衣服鞋袜贴补他,方方面面都给他照顾得妥妥帖帖的。

  这些好意他没有办法拒绝,若是拒绝就有些不近人情了。于是他生活是无忧的,衣食住行和学习都不用自己掏银子, 在念书方面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收到的父母给的银子和自己抄书赚来的银子都被很好地攒了起来, 可以用于和同窗们交际玩耍,也可以用于给亲人们准备礼物。

  这不,想要给时晗雪准备礼物的他现在手中还是有些银子的。

  因为与时晗雪相处了很久,季兴邦知道时晗雪虽然大户人家出身,但是骨子里还是更喜欢实惠的东西,不太喜欢那些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东西。

  现在以他的身家可以买些漂亮的绢花、手绢等等小玩意儿,也能买一些比较便宜的银首饰,但是季兴邦果断舍弃了那些小女孩玩的玩意儿,选择了更加保值的银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