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6章(2 / 2)


  小宫人说“是以前都城治官,叫何并吉的,前番因事被贬斥,近日才得诏回都。”想一想,又说“周夫人应当是认得他的。他曾为周大娘子的事上书御前。”

  田氏十分讶异“他回来了吗?”何并吉因为上书的事,与珍娘和周家有些来往,他被贬的时候珍娘和周家还去送过。

  “说是今日天未亮时,才回到都城来,连身就进宫了。”小宫人说起来都是好笑“打扮得似个野人一般。我去上茶,还吓了一跳呢。”语气欢快,透着小娘子家的天真。

  徐二夫人没了徐铮,再喜欢这样的小娘子不过,想她小小年纪,在宫里讨生活,提点说“你这样不持重,太后怕不喜欢。”

  小宫人毫不在意“姑姑们也说呢,还说我这样出去别人见了,不会尊重。不过咱们太后娘娘说,人有持重老成的,也有活泼天真的,办事认真不出错便好。尊不尊重也不是摆架子的事。”

  田氏笑“太后娘娘是极好的性子。”想想,自己女儿要是能活着,做到太后也必然是很好的。不禁得就有些不自然地扭开头,不想叫人看到自己酸楚。

  徐二夫人也有些黯然起来。

  她原还不知道那些事故,董妃一死,徐鳞回来才说的。她心里一时痛得不知道怎么才好。仇报了又怎么样,女儿活不过来了。

  这大皇宫啊,抬头望,不晓得有多少年轻轻就折在这儿的亡魂飘荡。这里头,也有徐铮和阿芒在。

  徐二夫人握一扶田氏的手,问她“阿丑可挑到了人没有?”也是到了说亲的时候。

  说到阿丑,田氏才敛了些哀容“哪里管得到他。”孩子长大了,便由不得娘。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主意“也不知道像谁清溟。先头跟关先生读书读得好好的,后来学馆关了,关先生照应起那些孤儿们了,他也不再读书,非要从武去。私自跑去投了到军营里,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回。人也黑了瘦了。日前回来高兴得不得了,我问他是甚么事,说是升了官。我以为是好大的官呢,一问,统共管五个人。”说着,便笑起来“不如徐鳞有出息。”

  徐鳞母亲年前病逝,他和徐二夫人到还是亲近的。徐二夫人也拿他当亲儿子一样待。

  “他嘛。”徐二夫人微微叹气。小小儿郎长成了固然好,可人心思越来越沉。身边也没有贴心的人,叫人看了,心里疼。

  两个人到了宣室,被请到侧殿坐。宫人来说,里面有几位大人在与太后议事。

  不一会儿,便陆续有穿着官袍的人低声议论着什么事往外头出来。

  打头的是宋大人不知道说着什么,他旁边一身衣服脏兮兮,像是风尘仆仆匆匆来的,便是何并吉了。

  两个人一直在争论,宋大人急了,还冒出一句“不过个抱子妇人。岂能让听她号令凡事都由她把持在手中?”

  一边没有说话的苏任却说了一句“我为以太后讲得有道理。再者,如此关头,凡事不当以权力之争为先,当以国之利弊为首要。”

  宋大人辩解“我难道是为了私利?不过怕她坐大,危及幼帝。古往今来,母强而子弱的事还少吗?”

  随行出来的徐鳞听见了,手按在剑上,面无表情道“先皇信重的人,却入不得宋大人的眼。难道是觉得自己才是抱幼帝入朝的好人选?”

  宋大人被他怼了一句,一肚子的气“不敢。”

  徐鳞又问“太后都抱不得,那内侍就更抱不得了,让不全之人在上座,更不合礼制,那依宋大人的意思,上朝是该叫幼帝自己爬上龙椅去吗?”

  宋大人不悦。但徐鳞如今身份不同于往昔了,他也不愿意把话说僵。

  还是关长德开口打圆场说“好了。不过是件小事,又不是太后要参政。不过抱幼帝受礼、上朝罢了。先皇帝尸骨未寒,难道我们就要将他的遗命弃之于脑后?再者,朝廷若动荡,必引外敌觊觎。凡事还是不要生太多事端,以稳固为秒。”

  那边宫人见他们走了,这才引了徐二夫人和田氏出来,往内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