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2 / 2)


  胡蓉回到府里没几日,就又收到了请帖,这回是镇国公家里的,镇国公夫人六十大寿邀请他们去做客。

  邵氏在看到请帖时,脸色变了变,看了孙氏一眼,两人似乎都知道怎么回事。

  镇国公家里三代忠良,一直都是中立的保皇党,且他们家的男儿镇守边关,战功赫赫,但镇国公家还有一小姐,也是府里唯一的小姐,说来跟顾文轩还有点牵扯。

  镇国公府的小姐尊贵程度不输县主,当年在在顾文轩三元及第,当街□□的时候镇国公家的千金就对其一见钟情,但她年纪比顾文轩大了三岁,邵氏当时也忙着大儿子的婚事,根本无暇去提亲。

  后来她竟然让自家母亲上门求亲,镇国公夫人是很看好顾文轩的,也去了,当时的邵氏和顾盛有些犹豫,他们既想要镇国公家的助力,但是又嫌弃她们家的小姐年岁要大上顾文轩一些,且顾文轩又不袭爵,当时还只是翰林院里的编修,娶妻如此,怕会家宅不宁。

  这镇国公府的小姐要是个安宁懂事的,就不会求着自己母亲上门了,能如此做可见其不是个安分的。

  当时的镇国公府还没等来邵氏的回话,就等来了先帝的圣旨,那时候先帝还在,就一纸赐婚把镇国公家的嫡女赐婚给了秦王世子,秦王是本朝异性王,但当年因为救过先帝的命,所以才有了亲王至尊。

  这下邵氏也没回话,就当是没这回事,镇国公家也不敢抗旨,毕竟树大招风,秦王世子虽平庸,但看着也是个好男儿,他们只能把女儿嫁过去。

  谁知道嫁过去不到两年,秦王世子就开始养外室,镇国公的小姐自是不愿意,她本就性格刚烈,后来闹着要和离,此时建元帝刚刚登基不久,还未站稳脚跟,自然需要老臣的大力支持,当下就支持这小姐和离,自此后两家和离。

  但这时候什么都已经晚了,顾文轩已经娶了英国公家里的嫡长女了,英国公家所没有镇国公家显赫,但也差不了多少。

  英国公的嫡长女因病去世,邵氏是不可能给儿子给儿子娶一个和离的女人的,在加上那个时候,顾文轩靠着自己的本事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的,得新帝看重,她的儿媳妇家世可以没那么显赫,但一定得是黄花大闺女。

  后来几年间顾文轩婚事不谐,名声坏了,镇国公夫人就在也没有表现出结亲的意思,这位小姐和离之后一直就在家里住着,深居简出,很少有人能见到她了。

  邵氏想起从前的事情不禁叹了口气,要说两家至此以后就没什么来往了啊,但如今居然又把请帖发了过来,不去说不过去,但是要是去的话,免不了又要被人议论这庄陈年往事。

  “母亲不必担心,到时候就说二弟妹生病了,去不了就行了,人吗?难免有个三病两痛的,也是说的过去的”,孙氏看着邵氏说到。

  邵氏眼神晦暗不明,按说两家都没有联系了,之前宴会上很有眼色的避开,怎么这回就要邀请他们一家子去呢。

  如今顾文轩的名声好不容易好了,儿女双全,眼瞅着幸福生活就要来了,可这镇国公夫人到底是要干嘛,到时候两家在相见,难免会扯出之前的风言风语,要是二郎媳妇听了心里不舒服怎么办啊。

  傍晚,顾文轩好不容易提前回来,就被自家母亲叫过去了。

  邵氏这才发现自己杞人忧天了。

  “母亲,不就是参加宴会吗?蓉娘她想去就去,不想去就说身子不舒服,有什么可担心的啊,至于那些流言蜚语,更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些年还少吗?毕竟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也管不着不是,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时候不早了,孩儿就先告退了”。

  邵氏坐在软塌上,想起顾文轩刚才的话语,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过去的事情就已经过去了,顾文轩如今已经娶妻生子了,就算他家小姐在有心还能当个妾室不成,说不定就是寻常的宴会宴请,自己想的也是太多了。

  胡蓉见顾文轩被邵氏叫过去,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没想到是这种事情。

  顾文轩正带着小丫头玩呢,见她若有所思,下意识的来了一句,蓉娘你是不是吃醋了。

  胡蓉反应过来瞪了他一句,一副吃醋的模样,嘴里说着他不安分,但还是眉眼带笑的抱着一旁的儿子看话本。

  自从进京城参加宴会以来,她或多或少的听了不少这种话,谁家的小姐芳心暗许啊,当年如何如何啊,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她要还是纠结吃醋,那这日子怎么能过得好啊,以前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陪在顾文轩身边的是她,以后也是她,谁还会计较以前的事情啊,人都是朝前看的,谁还往回看啊。

  要不然这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第41章 ……

  孙氏随后让人把帖子给胡蓉送过去, 得知胡蓉居然接了帖子,虽有些不可思议,但终究也也没说什么。

  毕竟个人有个人的选择, 她会觉得如果去了背后遭人非议,未免尴尬, 是件很丢面子的事情,但胡蓉不一定是这么想的,在加上如今他们顾家说起来和他们镇国公府也差不了多少的。

  胡蓉以辅国公夫人的身份去, 地位等同于镇国公夫人,还有皇帝亲封的诰命, 且现下顾文轩又重回吏部,大小官员升迁之事都是他管,也未尝有人会当面给胡蓉难堪。

  祝寿那日, 胡蓉一大早就和孙氏邵氏出门了。

  镇国公府邸自是比永宁伯府要大了不少,见他们一行人来了,镇国公夫人黄氏立马上前。

  话说她早已见过胡蓉, 毕竟这段时间以来,胡蓉参加的宴会大大小小的也不少了, 但两人从未当面寒暄过,对于永宁伯府的人她是下意识的避开, 邵氏带着两个儿媳自然也是同样的。

  之前她也从未邀请过顾家, 一来是两家并无什么亲眷关系, 祖上也是毫不相干, 且他们是国公府,比对方爵位要高不少,也没必要,二来当年的事情到底有些尴尬, 只能说两个孩子还是没有缘分。

  但顾文轩如今又在吏部任职,还被封国公,理论上来说跟他们家如今是真没什么差别了,他又得皇帝看重,如果他能开口向皇帝进言,把自己的儿子从边境调回来到时候一家团聚在一起,是再好不过的。

  所以这回她才会直接把帖子下到永宁伯府,胡蓉虽出身乡野,但人家的容貌举止都不差,还有皇帝封的诰命在身,还是国公夫人,和京城这些世家贵族小姐是真的差不多,焚香插花点茶就没有不会的。

  然邵氏和孙氏终归是有些不放心,但直到宴会结束,两人觉得自己属实是想多了,就连那些看戏的人,也都很惊讶,黄氏对胡蓉也很亲切热络,镇国公家的小姐依旧是身子不适,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

  看来真是他们想多了。

  来京多日,在结交一事上,胡蓉心里已经大概有底了,夫人结交,一是看亲眷关系,而是看宗族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看自家男人的品级和爵位。

  就是村里人以前说的,富人山中有远亲,穷在街头无人问。

  你男人有本事,就算只是很远的表亲,也会有人亲亲密密的上前跟你想扯上点关系,以后好走动,如果你男人没本事,没爵位,即便是离的很近的,也想跟你家撇清关系。

  所以胡蓉一直都没有主动去结交,她也不是看不出来,有人暗戳戳的给她示好,就是想她先开口,这样自己也不至于丢了面子。

  但胡蓉如果真的这样做,一来这样会让顾文轩丢脸,毕竟以顾文轩如今的身份地位,也不用去巴结别人,只有别人亲近巴结他的份。

  夫妻一体,要知道某种程度上她的举动也就是代表了顾文轩的举动,所以出门在外,她一直都很注意这些。

  二来这样用权势体面来维系的关系也是走不远的,现在体面人家愿意,但日后可不好说,与其维系这样不长远的关系,她不如好好照顾两个孩子,管理好家里的产业,做好自己就行了,顾文轩给了她很大的底气,让她不用看人脸色过活,且她如今婆婆慈爱,妯娌也友爱,生活已经很幸福美满了。

  回到家里,看着自家两个还在睡熟的孩子,胡蓉在他们的额头落下一吻。

  两个白白嫩嫩的小家伙并排躺在床上,呼吸平稳,珩哥越大和顾文轩越像,尤其是那一双眼睛,颜姐则和她长相十分的相似,白嬷嬷刚进来就看到这一幕,心里是真的高兴,要是胡蓉能在生下一个孩儿就更好了,也不拘男女,日后孩子们也多个兄弟姐妹,也好互相扶持。

  不到一个月就要给两个孩子准备两周岁的生辰礼了,肯定得大办,还得制作请柬发出去,胡蓉在心里思量着,完全没注意白嬷嬷进来了。

  “少夫人今儿也累了,进屋歇歇,老奴来看两个孩子就行了”,白嬷嬷的话一下子就给胡蓉拉回了思绪。

  突然想到今儿是几个铺子送账本的日子,点了点头立马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