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当我渣了年代文男主后第61节(1 / 2)





  队里分完粮食还有些多余的,谁家如果看自家的口粮不够,都可以拿钱拿票去换点,队里收到这些钱票会和之前交公粮得到的钱票放在一起,到年底再分发给大家,谁也不吃亏。

  李婆婆祖孙肯定没能力出这份多余的钱票,乐瑶手里不缺这点东西,索性就自己掏了。

  孙彩霞得知后替她肉痛,“其实他们两个的口粮加上你的知青补助也尽够了,眼看天气冷下来,入冬后一天两顿的精打细算,怎么都能熬到来年开春,你又何必多花那些钱呢。”

  乐瑶嘴角抽抽,还一天两顿,像她寄住的那家一样顿顿喝稀汤吗?

  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就罢了,现在她又不是没能力改善生活,那何必紧捂着口袋不放,活活受那个罪呀。

  反正大家都知道她有‘亲戚’接济,手里有点小钱小票,与其放着等到年底大伙办事的时候想起这件事,都跑来跟她借,还不如现在就花出去吃了喝了。

  自己花好歹是进了自个儿肚子,借给别人就不知道猴年马月能还。

  那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孙彩霞听她这样说,倒也有些道理,只是她自己仍旧舍不得花钱买粮食吃,索性她有分到额外的口粮,不买也能凑合。

  热热闹闹的分完粮,中秋节就到了。

  乐瑶这边早前两天就挂出牌子,写着已到的有哪些哪些月饼和烟酒,可以用钱用票买,还能拿粮换,一时倒是吸引了不少人跑来围观。

  大家围在窗口外边,一开始瞧热闹的比较多,真正出手买的很少。

  直到王知青带着一群知青过来,看过牌子后每个人都多少掏出钱票买了些月饼,准备好好过个中秋。

  大伙见此被带动的也开始跟着买,有的用钱,有的用票,更多的是拿粮食换。

  不用钱票,只费点粮食,乡亲们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小半天过去,乐瑶准备的好几箱月饼就差不多卖光了,另外还卖了一部分烟酒和糖,超额完成这个月的销售任务。

  晚上关门前,乐瑶将特地给韩愈留的月饼送给他。

  他这次倒是没有硬要给钱,因为之前那次乐瑶送他牛奶是乐知青送大队长,而这一回明显不同,是乐同志送韩同志的心意,韩同志自然不用那么刻板,而是按照礼数,他打算回个礼。

  回什么礼呢?

  韩愈觉得乐瑶管着供销点,一般的东西她肯定也不缺,必须得送点具有特殊意义的才行。

  比如他曾经的勋功章,咳咳。

  这个不错,就送它了。

  于是乐瑶刚关上门准备离开,就收到某人迅速送来的勋功章一枚。

  “这是?”乐瑶疑惑脸。

  韩愈伸手一递:“回礼。”

  乐瑶:“……”回礼用勋功章?倒也不必如此。

  但韩大队长坚持给,她就勉强收下瞧两眼。

  等把勋功章拿到手,看着那枚特别具有年代特色,或者还具有特殊意义的奖牌,乐瑶也不着急走了,笑着看向韩愈:“现在天色还早,或许我可以提前陪你过一下中秋节,你给我讲讲关于这枚勋功章的故事?”

  韩愈乐意之至,点头答应下来。

  小桌子小板凳很快在院里摆好,韩愈端上茶水果子,乐瑶提供月饼花生,不到一会儿就凑上一桌满满当当的东西出来,很有过节那个味了。

  一切准备妥当,乐瑶坐下一边吃月饼一边嗑花生,一边听着韩愈讲故事。

  “那是前几年的秋天,就和这个时候差不多的季节,我和几个战友接到任务去西南边陲……”韩愈缓缓述说出当年的那些事,眼前仿佛闪过那时候的一幕幕画面,刻满他和战友们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

  乐瑶静静地做一个倾听者,听他慢慢回忆着那些波澜壮阔的年月,心中忍不住生出无限敬仰。

  真是一群可爱又勇敢的人啊,勋功章是他们无私奉献的证明,代表着昔日英雄般的过往,意义不同一般。

  可他现在把它送给了她。

  乐瑶摸索着手中的奖牌,再看看仍然在那里平静讲述奖牌由来的男人,心头突然控制不住地怦怦跳起来。

  久违了,又是心动的感觉。

  他好帅,她再一次不能自已地喜欢上他,想想也不是多么奇怪的事情叭。

  乐瑶杵着下巴,看着他不知不觉地眉眼都带上了笑。

  等他徐徐讲完,她忍不住鼓起掌,然后问:“你把这些讲给我没关系吗?我好像听说部队里对于任务都要保密的。”

  韩愈收敛了回忆的神色,摇摇头:“放心,我讲的都是能讲的,已经过了保密期的。”

  再说,他现在已经专业归乡,除开一些死也不能说出口的东西,其他讲出来其实都没什么妨碍,不然他也不会讲给乐瑶听了。

  “既然这枚功勋章对你如此有意义,你真的要送给我当回礼?”乐瑶确认道。

  韩愈点了点头,说送她就送她,不过期待能有拿回来的一天。

  什么情况下才会在送出去后还会拿回来?当然是他们成为一家人的时候呀。

  乐瑶领会到他话里的深意后,脸上不禁一红,难得羞涩。

  两人正渐入佳境,大院的门忽然被敲响,是水叔过来喊韩愈去吃饭了,同时狗娃也听他奶的话跑过来,看看乐瑶这边忙完没有,忙完就趁天黑之前赶紧回家。

  乐瑶顺势离开,揣上那枚意义非凡的功勋章,感觉像是在怀里揣了一块烙铁,灼的她心尖发烫。

  中秋一过,天气很快转凉,地里也到种冬小麦的时候了,大队上开始了又一次的播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