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走科举路第2节(2 / 2)


  但是因为此番他考中了童生,虽然童生在大景朝不算多么厉害,但是他在乡野间也算是有了身份和地位,终于可以上桌了,也可以与大人一同喝酒议事,发表一些观点,不再是那个以前需要躲在灶上吃饭的小屁孩了。

  大家很是夸赞了一番季兴邦,说他有季兴杰的那股子聪明劲儿,日后定然也能中秀才、中举。季兴邦谢了一圈长辈的厚爱,自己心中却是清醒,他在读书一事上没有大堂兄那么开窍,想要取得大堂兄的成就怕是不易,不过事在人为,上辈子都能考中一个同进士,这辈子也再混一个呗。

  一边大口吃着饭菜,一边听着自家人在那里各种问大堂兄家中的事情要如何处理。

  大伯家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大堂兄季兴杰,一个是大堂姐季桃花。大堂姐现在十九岁,已经嫁了隔壁村的杨家人,当时说亲的时候大堂兄还未中举,是个秀才,在乡间也算是体面。

  大堂姐季桃花本身人长得不错,干活儿也利索,所以说的杨家算是小富之家,家中有着三十亩的水田,她嫁的还是家中的独子,日后这三十亩水田都是她们小两口继承的,算是极体面的一门亲事了。

  可是人心思变,嫁给庄稼人再怎么好也是在地里刨食吃的,每日里都要干活劳作,累得不行。季桃花和她丈夫去县城里面季兴杰家走亲戚一段时间之后,季桃花很是羡慕自家哥哥嫂嫂能够住在县城里面。

  于是她就回家和父母说了想要和丈夫进城的事情,让家人给拿个主意,特别是问问举人大哥行不行。大房夫妻两个都是重男轻女的人,当日里勒紧裤腰带供儿子念书,对于女儿就没有多么在意。但再如何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不可能不关心,于是在洗面上大伯就和季兴杰提了这个事情,问他能不能行,给拟个章程。

  季兴杰闻言便是皱眉,他对自己的父亲说道:“我是不赞成他们二人搬进城里去的。桃花和杨妹婿都不是机灵的人,她们二人进了城要如何谋生?杨家现在是小富之家,若是倾尽家财也能在县城之中置办了宅子,但是日后呢?如何生活?

  还不若在乡间好好的种田种地,将孩子培养起来,日后孩子念书好的话,便能进城念书,他们夫妻二人到那时候再提搬进城里的事情吧。”

  大伯闻言也没有什么意见,点了点头说他日后会和桃花说一说的。

  季兴邦看了大伯一眼,他现在才知道原来桃花节和杨姐夫这么早就寻思着想要进城去了,大伯和大堂兄虽然都不看好,但是恐怕他们拦不住。以前自己怎么不知道这回事?

  哦,上辈子这个时候自己还未考中童生,没有上桌的资格呢。

  接着,二伯又问了问季兴杰自家女儿的婚事。二房夫妇这辈子只得了一个闺女,唤作季柳条。现在季柳条十六岁了,正是说亲的时候,有好几家都来提亲,二伯想让大堂兄帮看看哪家好一些,将柳条说个好人家。

  季兴杰细细听了来提亲的人家,然后说他觉得后山村的李家二郎不错,算是柳条的良配,柳条若是嫁了李二郎日后说不得可以成为官家娘子。

  季兴邦一听却是愣住了,原来二堂姐的婚事是在这个饭桌上说定的么?那李家二郎什么都好,就是身体不好,二堂姐嫁过去没几年就死了,她婆婆立马变了嘴脸各种折磨二堂姐,二堂姐上辈子好不容易才和离归家,再嫁了一个鳏夫,日子过得一点儿都不好。

  这辈子怎么着都得阻止这件事!

  第6章 思路转变

  季兴邦放下筷子,对自己二伯说道:“二伯,您老现在就柳条姐这么一个女儿,嫁什么啊?直接招个赘婿,日后生个孙子跟着咱们家姓季,多好?是自家的亲骨血啊!”

  季家老三听着季兴邦说话就立马习惯性地唬到:“兴邦,你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别乱出主意!”

  可是现在的季兴邦已经中了童生,不再是前世里那个没有话语权连桌都上不了的小屁孩儿了,他也不是很惧怕他爹的权威了,为了二堂姐季柳条的幸福,他这辈子怎么着都得给她争取一下。

  季兴邦又说道:“二伯,我可不是瞎出主意,您和二伯娘自己好好想想,是不是把自己闺女留在家里孝顺要好多了?

  要不然您二老百年之后想让谁帮你们养老?大堂哥家现在莫说还没有生出儿子来,他一个举人,日后说不得会中进士,生下来的儿子能过继到二伯您这一房?

  若说是指望我们三房过继孙辈,一来我年纪小,还没有成婚,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二来你们就不怕我将来也像大堂哥一样在科举上飞黄腾达,也考得极好,不愿意过继?

  除了过继我们两房的人还带着点儿季家的血亲,是您嫡亲的侄孙,过继季家其他人的孩子一来远了,二来过继的孩子人家有亲生的爹娘,能一心跟着你?要是收养个没有血缘的儿子做养子,图啥?万一养个十多年人家是白眼狼怎么办?

  我看啊,您二老现在想什么都是虚的,好好给二堂姐招个好赘婿,将她留在家中养着,日后有女儿女婿孝顺你们,生下来的孙孙也跟着姓季,是自家的血脉,不比什么都强!”

  以前季家老二是没有想过招赘这条路,总是想着女儿是要外嫁出去的。况且现在这个年月,一般的男子若是个好的,绝对是不愿意做人家的赘婿的,招赘找到的男子只能是歪瓜裂枣的,季家老二只有季柳条这么一个独生女儿,总是盼着她好的。

  可是现在季兴邦将他和老妻的养老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说出来,他又觉得挺有道理的,心下微微动了。

  可是季家老二不是很信服季兴邦,将眼睛看向自己的大堂侄季兴杰,想听听他这个举人老爷怎么说。

  季兴杰之前也是没有想过季柳条招赘的事情,他的想法比较古板,还是觉得女子要嫁人才能嫁到比较好的人家去。但是季家老二毕竟是勒紧裤腰带将他供出来的亲二伯,他为他们考虑的时候还是多考虑实际的人情,少考虑礼法。

  季兴杰问道:“二叔,兴邦的提议也不是不行,女子招赘也就招赘的好处。若是招了赘婿,日后他们小两口能在你们眼皮底下过日子,妹婿定然不敢欺负柳条妹妹,你们二老也有个依靠。只是这赘婿不能考科举,柳条妹妹日后就做不了官家娘子了。”

  季家二叔本来就有些心动,此时听得季兴杰的话之后兴高采烈地说道:“做什么官家娘子?她桃花姐有个举人亲弟弟呢,还不是嫁了村上的人,咱们一家子都是农户出身,‘士农工商’,是真正的耕读传家,不丢人!

  我和你二婶膝下只得这么一个闺女,之前留着不想说亲就是怕说错了人家坑了闺女一辈子,现下想到了招赘这条路就觉得好多了,等到柳条成婚了生下咱们老季家的孩子就成。日后若是发现赘婿不好也没啥,大不了与他和离,自家带着姓季的娃子好好过日子,也能过得美美的。”

  季兴邦赶紧在那里抬捧二伯父,说道:“还是二伯您厉害!日后您和柳条姐肯定能过得舒舒服服、红红火火的!”

  季家老三听得自家出息的大侄子季兴杰没有反对自己儿子的提议,二哥也觉得挺好的,顿时松了口气,不再埋怨儿子在饭桌上乱出主意了。

  同时他心中还有些自豪,觉得自家儿子果然不一般,小小年纪就能想通透这些,能出这么好的主意,这可是大堂侄季兴杰之前都没有想到的好主意!

  季兴杰之前是被“礼教”限制住了思维,没有往那方面想,他这个举人不提,二伯父那边没主意的人也不敢做出这么给闺女招赘婿这么出格的事情,多半可能还是随大流嫁了女儿之后寻摸好的人过继或者收养,重复上辈子的老路,现在可是不一样了。

  思路一打开之后,大家讨论的方向就变了。

  季兴杰问道:“你们知道这十里八乡里可有适合入赘的人?赘婿的人选可是不好找啊,若是找个歪瓜裂枣的,也配不上柳条堂妹,那还不如让她出嫁呢。”

  二伯父说道:“一般肯让自家儿子入赘的人家,要么就是兄弟多,娶不起媳妇儿养不活儿子,要么就是家中老人早早亡故,孩子四处漂泊吃百家饭,没有亲人帮出钱娶妻。”

  季兴杰点头,说道:“若是只这般二选一的话,选个没有兄弟姐妹拖累的人家要好些。柳条妹妹的性子软,不像我桃花妹妹一帮爽利,若是赘婿那边亲戚太多了,日后一来怕受辖制,二来也怕她抹不开脸被人拿捏了,占了便宜去。”

  二伯父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招个没什么牵扯的赘婿最好,他没有其他去处,我们一家人都带他好,他才会一心一意留在我们家。”

  季兴邦忽然灵光一闪,说道:“咱们村的百宝哥怎么样?我看他长得一表人才、力气也大,最重要是没有牵扯,吃百家饭长大。都是一个村子的人,咱们也是看他从小长大的,品性熟啊!”

  关键是这个百宝哥好像对柳条姐有意思,上辈子他一直都没有娶妻,但是柳条姐丧夫后被婆家折磨,他还跑到后山村李家去将李家人打了一顿,扬言李家若是不给柳条姐和离,他就粘上李家不放了。

  只是柳条姐和离归家后也没有嫁了他,而是嫁了一个家中有田地的鳏夫,百宝哥好似觉得柳条姐过得还不错,打包行李去别处生活了。

  这辈子若是能让百宝哥入赘二伯家,以他对柳条姐的看重和宝贝,再加上他那满身的力气,二伯家和柳条姐的生活定然会过得好很多!

  二伯想了想百宝这个人选,也在心中觉得满意。况且他还听老妻说过,柳条小时候就总爱和百宝在一起玩,是长大了老妻拦着,二人才不见面了。老妻总是担心柳条对百宝心中有点儿什么意思,严防死守的。

  自己和老妻以前总是想着要将柳条嫁个好人家,所以从来不考虑百宝那样没家当、没田地、没亲人的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可是现在是招赘,想法又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