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8章访问学者(2 / 2)


“外交部和文化部一起安排的,估计还有其他的安排,只是暂时让我等候组织上的指令。”骆志远轻叹一声,“这个国家,对我来说,非常陌生,去那边呆这么久,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骆志远对印国的印象和了解,仅仅局限于历史文献上的某些片段,以及玄奘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相对更加陌生和神秘的国度。

谢婉婷笑了起来:“志远,你去打打前站,等我过去,我也想过去看看。”

骆志远嘿嘿笑了起来:“别的都好说,只是我估摸着饮食过去肯定不适应,我听说印国人吃饭是用手抓的饮食里无咖喱不欢,而且卫生条件很有限。”

“咖喱啊,其实味道还不错呢。”谢婉婷笑着,“就当是旅游了,我相信你会适应的。”

骆志远心里暗暗苦笑,真要适应就没有不适应的,但时间跨度太久也没有必要嘛。

去印国的行程就这么定了下来。

听说骆志远要远赴印国访问,董亦菲和马治明几个人商量着要给骆志远搞一个送行聚会,但被骆志远婉言谢绝了。经过“黄赫风波”后,骆志远对京城世家小圈子里的某些人印象不良,本着敬而远之的原则,能不接触还是不接触的。

当然,马治明和董亦菲这种还是例外的。

临走前的晚上,骆志远和谢婉婷从外边散步回来,见母亲穆青使劲往自己的行李箱里装真空包装的各种吃食,比如牛肉干和烧鸡,忍不住啼笑皆非道:“妈,可不能再装了,再装我就过不了关,人家那边肯定会认为我是跨国的食品贩子,要检查检疫的。”

穆青一瞪眼:“不多装点,你过去那边吃什么那边的伙食你肯定不习惯,有这些你起码能对付一个礼拜”

“还有啊,你要再加一个行李箱,多带衣服。天渐渐凉了,我给你织了两件毛衣,都带上。”

骆志远无奈地摊摊手:“妈,我不用带那么多东西,行李箱太多,我也不方便。不要说那边什么都不缺,如果缺,我再打电话让家里给我邮寄过去,也成嘛。”

“是啊,妈妈,带东西多了也不方便,志远到了那边缺什么可以买,咱们这边有的,那边也都会有的,尤其是衣服什么的。”谢婉婷也在一旁笑着劝解,穆青听了,迟疑斟酌了半响,这才勉强同意下来。

20月日上午,骆志远乘坐20点整的航班飞往印国首都d城。

d城是印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印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印国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这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原是一片荒凉的坡地。2922年开始动工兴建城市,2929年初具规模。2947年印国独立后成为首都。

d城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城市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伟的建筑群大多集中于市中心,骆志远印国时间下午一时许飞抵,在华夏国驻印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赶去市区预定的下榻酒店。

根据大使馆的安排,骆志远在d城休整一天,然后后天下午乘坐印国国内航班飞往印国的第二大城市蒙麦,也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来接站的是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张雪丽。张雪丽特意安排司机和车辆从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域行驶而过,让骆志远浏览一下印国首都特有的城市风貌。

骆志远紧盯着车窗之外,但车速着实不快。一则因为d城的城市交通实在是不敢恭维,二则车辆和行人有些乱哄哄地一窝蜂,很难跑快。不过正是这样,倒是方便了骆志远的浏览。

城市中的建筑还是颇有特色的,典型中亚细亚式的建筑,屋檐和柱头的雕饰又极具有宗教文化色彩。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文化参赞张雪丽回头笑道:“骆教授,感觉如何”

骆志远的真实身份,是保密的,大使馆方面恐怕也只有高层才知悉,张雪丽只知道骆志远是组织上安排过来的访问学者,中医名师,来印国还有特殊的外交任务,其他就不甚了了了。

骆志远笑了笑:“感觉很不错,就是有点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很落后,比我们的京城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张雪丽在印国已经工作生活了两三年,闻言就笑了起来:“是有点乱,不过,习惯了也就好了。”

张雪丽递给骆志远一本小册子,这是大使馆编制出来专门给工作人员使用的“工具书”,上面除了有基本的语言解释外,还有一些必要的文化、宗教和民俗方面的忌讳。比如不能用左手吃饭,等等。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