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4节(1 / 2)





  崔俣拍开他的手,瞪他:“你还有完没完了!”

  杨暄一看就明白了,得,今天没戏了,别玩了。

  他略遗憾的收回手,咂了下嘴:“这事我能处理,就是随口同你说一说。”

  崔俣眸光微闪,倒是觉得……可以用一用。

  “你之前不是说,王家的事,有你父皇手笔?咱们可以这样……”

  ……

  太子杨暄初初还朝,因对洛阳,对政务不熟,太康帝以慈父心,派其为宗正寺卿,想让太子多与亲戚亲近,并熟悉朝臣朝务。

  太子深以为然,并心怀感恩,兢兢业业忙碌,尽职尽责。

  日前王家寿宴越王遇刺,皇上亲派禁卫军童修负责,他不好过多干涉,但王家王节之死,都传说是英亲王世孙杨煦所为……英亲王一家都是宗室,宗正寺怎可不管?

  于是杨暄就强势插手这桩命案。

  可宗正寺无权查案,怎么办呢?搞到刑部么。太子坐堂刑部不是一回,各程序已熟络,玩起来很溜,都不用别人提点。

  刑部尚书敢不同意?太子也不犯熊,只提醒他:这是英亲王老爷子的案子,你真的不愿意?

  回家街上偶遇一回英亲王老爷子揍人,尚书立刻就同意了,上折子给太康帝也没半点怨言,说是部门之间正常协作,他非常愿意合作,没毛病。

  刑部下面人敢不配合?把不久前擢升的刑部郎中温书权拉出来晃一圈。

  刑部郎中看起来好像不大,可他上面,就是刑部侍郎,再上一级,就是刑部尚书,手中实权很大。温书权身为世家人,年纪轻轻就做到这个官职,很有可能成为最六部最年轻的侍郎要员,谁愿意得罪?

  再说,这个看起来细眉细眼的温润公子哥,早就把刑部下面捋顺了,没有不听话的。

  有他盯着,刑部上下跑的那叫一个勤快,案子查的那叫一个迅速,几乎每天都有新线索……

  当然,这期间也不真就没人插杠子挡路。

  比如刑部侍郎,他是越王的人,案子已经由尚书立下,他不好作主退回,下些绊子,为难杨暄,还是可以的……

  杨暄根本不在意,你来我就挡,你要真吃相没够,就上英亲王。老爷子手里有先帝亲赐紫金鞭,那是连当今圣上都敢打的,你这刑侍郎真就那么完美,裤裆里没一点屎?

  这世上的官,但凡去查,都能查出点毛病……

  于是就有人当街拦了老爷子的马告状,告这位侍郎大人杀人|女干淫|受贿,有你想不出来的,就没这位侍郎没犯的。

  老爷子最恨纨绔,也最恨这种蛀虫贪官,一般只揍纨绔,对贪官恶官嘛,不会随便揍,基本都上交给皇上,自己只是盯着。但这回不一样,这回事关他孙子的事,刑部侍郎这么阻挠,他哪会愿意?脾气上来,接了状子,查实后也不报给太康帝,直接拿紫金鞭,当街把人抽了个半死。

  百姓们叫好声几乎翻了天。